新冠疫情已在全球肆虐多時,并造成六億多人感染,六百余萬人死亡,但隨著病毒不斷變異,特別是
奧密克戎的出現,其毒性似乎有所弱化,致死率也明顯下降,在此基礎上,許多人開始輕視新冠,甚至將其稱為“大號流感”、“大號感冒”,但事實果真如此嗎?
再生醫學網獲悉,近日,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,反復感染新冠,會顯著增加多個器官系統健康風險,增加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風險,風險隨著每次感染而增加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。
研究發現,與僅感染一次的參與者相比,再次感染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2.17倍,住院風險增加3.32倍,并且至少有一種后遺癥的風險增加2.1倍。
此外,與僅感染一次的參與者相比,反復感染的人患肺部疾病的風險高3.5倍,患心臟病的風險高3倍,患腦部疾病的風險高1.6倍。
重要的是,研究還發現,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隨著感染次數的增加而增加。與未感染的對照組相比,僅發生一次感染的人發生至少一種后遺癥的風險增加1.37倍,兩次感染的人風險增加2.07倍,三次或以上感染的人風險增加2.35倍。
研究表明,與未再次感染的人相比,再次感染增新冠,會顯著增加多個器官系統健康風險,增加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風險,風險隨著每次感染而增加。同時,研究人員提醒人們應該保持警惕,以減少再次感染的機會。
盡管從現有數據來看,奧密克戎毒株的致死率并不高,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家可以輕視甚至無視新冠,事實上,新冠既非“大號流感”,也非“無后遺癥”,反復感染會對人體機能造成嚴重傷害。對此,
再生醫學網表示,為了自己和家人身體的健康著想,建議大家在平日里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,盡量避免感染或重復感染。